印象畫派的由來

繪畫的世界就像武術一樣,有不同的流派。其中,印象派一直是焦點,從不缺少關注。即使是對西方藝術知之甚少的人,對莫奈、塞尚、梵高也不會陌生。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分門別類的流派,今天我就跟著印象派的發展
75ml】喬爾喬內 丙稀顏料 流動畫 無毒廣告顏料 DIY 油畫顏料 流體畫 丙烯酸顏料
的複本 的複本
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-Victoire seen from Bellevue
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-Victoire seen from Bellevue

事實上,繪畫的世界就像武術一樣,有不同的流派。其中,印象派一直是焦點,從不缺少關注。即使是對西方藝術知之甚少的人,對莫奈、塞尚、梵高也不會陌生。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分門別類的流派,今天我就跟著印象派的發展,跟大家聊一聊。

莫内《日出·印象》 Impression, soleil levant
莫内《日出·印象》 Impression, soleil levant

沒錯,印象派這個名字就是以莫奈的《日出•印象》作品命名的。當時的評論家出於諷刺將這些作品稱為印象派繪畫。正因如此,很多人進入了一個誤區,以為印象派就是憑主觀想像繪畫,故意畫得模糊,就是讓人看不懂.

這其實是被“印象” 這個詞誤導了。實際上,其實印象派都是印象派都是踏踏實實、一絲不苟的寫實畫家,是畫家中的科學家,甚至帶著點書呆子般的迂腐。這個說法似乎又與我們的“主觀印象”不太符,不急,請慢慢聽我說。

李奧納多·達文西的油畫 《蒙娜麗莎》  La Gioconda
李奧納多·達文西的油畫 《蒙娜麗莎》 La Gioconda

任何畫派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,咱們還得往前說一說。自文藝復興以來,西方畫家們都習慣了在室內作畫。而室內一般沒有強烈的陽光,只有柔和的室內光。

因此長期以來,西方油畫的色彩不是那麼明顯豐富,大多以褐色為主調,顯得特別古雅。比如上面這幅《蒙娜麗莎》,就是典型的室內光、褐調子,甚至背後的外景也都是陰天。

點彩畫派(又稱點描派;英文:Pointillism)是一種用很粗的彩點堆砌,創造整體形象的油畫繪畫方法,創始人是秀拉和希涅克,此名稱是來源於1880年代的藝術批評家們對他們繪畫的諷刺,現在則成為一個正式名稱。 點彩畫派又稱新印象主義,也叫分色主義,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創始人外,還包括畢沙羅等人。
希涅克的點彩畫法 Pointillism

到了十九世紀中葉,西方畫家對這種流行了幾百年的“褐調子”已經厭煩了,想方設法尋求突破。那時正好是歐洲自然科學全面發展的黃金年代, 科學至上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。任何事物即使是以往純人文的領域,也要拿科學來審視一番,繪畫也不例外。

尋求突破的畫家們,紛紛將目光投向最新的光學和生物學成果。當時的科學研究告訴人們,光是一種波,陽光可以分解成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七種光波。

《打陽傘的女人-莫內夫人和她的兒子》 法語:La Promenade  是莫內1875年創作的油畫作品。畫面描繪了畫家的妻子卡米爾·莫奈和他們的兒子
《打陽傘的女人-莫內夫人和她的兒子》 法語:La Promenade 是莫內1875年創作的油畫作品。畫面描繪了畫家的妻子卡米爾·莫奈和他們的兒子

莫内《撐傘的女人》

而物體之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和亮度,是因為它具有吸收和反射光線的能力。人眼之所以能感受光線、辨別色彩,是因為人眼中有三種感受色彩的細胞。

人有時會被自己的眼睛“欺騙”,是因為眼睛也會產生錯覺,比如說畫家、物理學家馬赫發現的“側抑制效應”。

word image 122

“側抑制效應”,通俗的解釋就是“亮區周邊顯得較暗,暗區周邊顯得更亮”,這是人眼的一種錯覺。上圖是一個簡單的例子,兩側中心的色塊其實是同色,但人眼會感覺黑色包圍的色塊更亮,白色包圍的色塊更暗。

有了這些科學理論作基礎,一批畫家走出了畫室,開始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,並且拒絕到畫室中做後期處理。這也就是印象派的“外光畫法”。

 莫内《夏末早晨的乾草堆》
莫内《夏末早晨的乾草堆》

舉個栗子,一垛麥草,原本是秸稈的顏色,很單調,這叫做“固有色”。但實際上,在光線強烈的室外,環境中的各種色彩都在互相影響。比如地面的反光,使乾草堆底部呈現紅色,而草垛上部的背光面又會反射天光,呈現藍紫色。

這種外部環境造成的色彩,就叫“環境色”。有了環境色,一個畫面立刻變得豐富立體起來。這種外光效果在過去的古典畫法“褐調子”中,基本不存在。

   莫内《吉維尼楊樹林》
莫内《吉維尼楊樹林》

再比如,一棵大樹,如果我們不仔細分析,只覺得無非是一棵綠樹,但如果有了這個理論,立刻就能看出環境色。比如底部反射土地的黃光,頂部反射藍紫色的天光。於是每一片樹葉都是不同的色彩,簡直比禮花更絢爛。

除此之外,“補色法”也是印象派繪畫的技法之一。前面提到“側抑制效應”,人眼會對明暗對比產生錯覺。類似的道理,人眼對色彩也會有這樣的錯覺。比如一小塊白色,放在大片紅色背景下,這塊白色就顯得發青發綠。因為青綠色跟紅色正好是對立色,互為補充,彼此突出。

伊登十二色環
伊登十二色環

色盤中位置對立的顏色即為補色。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很有意思,你盯住一塊顏色 20 秒,然後閉上眼睛回憶剛才色塊的位置和形狀,眼前出現的顏色即為補色。呃…. … 我眼已瞎,你們繼續……

在印象派繪畫中,為了抓住這種轉瞬即逝的人眼錯覺,往往有意地對某些部位進行著色,比如下面這幅。

   雷諾瓦《煎餅磨坊的舞會》
雷諾瓦《煎餅磨坊的舞會》

這幅《煎餅磨坊的舞會》是印象派的代表作之一,作者在畫中就是運用了印象派的“補色技法”。在這幅畫裡,你能明顯地看出陽光透過樹葉的斑駁效果。如果你再仔細看,會發現原本磚石顏色的地面,竟然是變成了紫色。

這乍一看似乎違背常理,但仔細回憶一下,在陽光強烈的午後,我們眼中的樹蔭似乎真的略帶紫色呢。這是因為黃色和紫色是一對互補色,樹蔭在陽光的強烈對比下,就會顯得發紫。

   修拉《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》
修拉《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》

印象派再往後發展,又出現了新的特徵,這一派人物被成為“新印象派”,也叫“點彩派”,代表人物有修拉、西涅克等人。不多說,先看上面這幅圖,大家感受一下。

點彩派實際上是對科學的更深層詮釋。當時的科學已經發現,人眼之所以能看到萬紫千紅的色彩,是因為人眼中有“紅綠藍”三種視覺細胞。換言之,任何一種景象色彩,都可以用許許多多的單色光點組合而成。這個原理跟你手裡的手機螢幕原理是一樣的。

   希涅克《阿維農教皇宮》
希涅克《阿維農教皇宮》

沿著這個思路,當時的畫家就創造了“點彩”的畫法。不管什麼景象,無論是一朵雲,一棵樹,一個浪花,還是一根蘆葦,在點彩畫家的筆下,都被分解成一個一個的色點,最終由觀眾自己的眼睛,去天然地和“合成”出圖像原本的樣子。

然而,不要以為點彩油畫是“亂點一氣”,事實上點彩派的著筆是非常講究的,可以說是一絲不苟,甚至到了“執拗”的程度。當然,畫家作畫是無微不至,但是觀眾欣賞的時候,可千萬不能靠太近,否則什麼都不是。必須隔得夠遠,而且不要總盯住一處,要讓自己的眼睛放鬆地去看去欣賞。

塞尚《玩紙牌的人》
塞尚《玩紙牌的人》

印象派發展到“點彩派”,由於過於追求科學,顯得機械,人們又不滿意了,於是就出現了“後印象派”。後印象派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時,放棄了對自然“客觀描繪”的理念,轉而強調畫家的“主觀感受”。代表畫家包括塞尚、梵古、高更等人。

其實嚴格來講,後印象主義不是一個畫派,他們之間不是團體,也沒有聯合開過畫展,更沒有什麼宣言,只是三人都脫胎於印象主義,又有著共同創作傾向而已。

高更《兩個大溪地婦女》
高更《兩個大溪地婦女》

從中可以看出,後印象派已經不再追求光線和透視,只突出色彩。換言之,他們已不再那麼“寫實”和“科學”了,可以說後期印象派是對印象派的“反動”。

至此,印象派繪畫,在經歷了19世紀幾十年的演變後,從“驚世駭俗”到“因循守舊”,藝術似乎又完成了一次輪回。這之後,藝術進入了 20 世紀,形形色色的流派和主義層出不窮,讓人更加眼花繚亂。

   梵古《草和蝴蝶》
梵古《草和蝴蝶》

當然,再說下去就是另一個更長的故事了,且按下不表。總之,在藝術欣賞上,我們大可不必為各個主義和流派所束縛,不妨敞開心靈和眼睛,去享受藝術而不是學習藝術。

版權聲明:本圖文僅供學習分享與學術研究交流,不作商用。所使用的內容來源於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侵權必刪。

發佈留言